1、 冷彎歷史
1.冷彎產品的應用始于19世紀的美國。1855年,紐約市的辦公樓使用了兩塊厚度為1.6-3.5mm的U型冷彎型鋼,鉚接成工字鋼,用彎曲壓力機制造冷彎型鋼。
2.隨著工程機械制造、車輛制造等工業部門的快速發展,冷彎成型機應運而生。該裝置于1910年由美國制造并獲得專 利,英文名稱為滾壓成型。
3.由于冷軋鋼材無可比擬的優勢,20世紀冷彎型鋼的生產和應用得到了迅速發展。到上世紀80年代,美國只生產了1.8萬多條生產線,年產冷彎型鋼350多萬噸。
4.我國自上世紀50年代末建設冷彎機組以來,經歷了曲折的發展調整過程,1982年產量僅為1.6萬噸。經過近10年的發展,現有冷彎機組100多臺,年生產能力150萬噸。
5.鋼結構建筑體系在我國應用早的60年。蘇聯的發電廠建成了。它發展到20世紀70年代。寶鋼引進膠池Ⅲ 日本有820種板型。
6.陳嘉全,80年代初廈門曙光的創始人,是中國開發薄壁寬幅板設備的人。他是一名木匠,早期研制出“蛟池三號”設備,經過潛心研發,從現在的黃奕忠轉行,發展到現在的廈門曙光。
7.從84年到85年,紹興精工開始進入這個行業。華能集團投資紡織機械行業和聯動織機。由于紡織行業的衰落,逐漸轉向冷彎板設備行業。
8、行業起步早于97年,起步晚,但發展速度快,一直位居行業前三。開發了六大系列50多個品種的冷彎壓鋼板設備,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冷彎變形技術。
9.到目前為止,冷彎工藝主要是以經驗知識為基礎,依靠試錯法獲得工藝規則。國內外關于冷彎成形技術的專著很少。生產技術的關鍵被列為關鍵技術,不愿意公布。
10.近30年來,冷彎產品主要應用于建筑、汽車制造、礦山機械制造、農業機械制造、船舶運輸、電力工業、儀器儀表、集裝箱、紡紗機、公路、金屬貨架等行業,民用電器及日用品制造。2、 冷彎行業的發展前景
1.隨著技術的發展,冷彎生產的高 效率、高附加值和多樣化推動了一系列冷彎技術的發展,包括工藝模擬技術、優化設計與CAE技術、高精度加工技術、柔性生產技術、模具制造技術、模具制造技術、模具制造技術、模具制造技術等,復合材料加工和深加工技術等,使冷彎工藝逐漸由工藝技術向工程科學過渡,并向工藝綜合方向發展。
2.所涉及行業的發展逐漸成熟,隨著冷彎工藝的逐漸成熟,冷彎機組的制造精度和自動化程度得到了提高。冷彎行業的一次發展高潮出現在上世紀70-80年代,廣泛應用于建筑、汽車、農機、電力、交通、高速公路、集裝箱、金屬貨架、家電、環保等各個行業,但僅限于中小型單位,品種規格較少,約2000種;材料均為普通碳素鋼,全部冷彎型鋼產量約占鋼材總產量的1-1.5%,與世界其他國家相差甚遠。2000年,建設部經貿委提出了由鋼筋混凝土結構向輕鋼結構轉變的發展思路,推動了我國鋼結構的快速發展。鋼結構需要大量的冷彎型鋼,這導致了冷彎行業發展的第二個高潮。
冷彎成型技術被稱為一門藝術,其產品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。特別適合大批量生產。與彎曲工藝相比,輥式冷彎的生產效率高,產品尺寸一致性好,可以實現彎曲工藝無法實現的復雜形狀切割。
隨著我國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,特別是帶鋼產量不斷增加,已達41.46%,為冷彎型鋼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。帶鋼數量的增加必將促進深加工產業的發展。在其應用領域,冷彎產品的優勢越來越得到用戶的認可。冷彎成型機生產廠家介紹到它屬于經濟型高 效鋼材,可節約金屬15-30%,投資少,生產靈活,滿足用戶的各種要求,在個性化市場的開發中顯示出其獨特的優勢。用冷彎型鋼代替熱軋型鋼等品種已成為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。